這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之一。
小時候懵懂無知,跟著爬上了這座奇峰,忘了到底是怎麼爬上山頂,
只記得好高好陡的岩峰,以及好遼闊的草原與大海。
高中時常到此處觀星,不知倚在山腳草原上仰望星空多少個夜晚,
沿著牧場邊緣迆邐的喧嘩與讚嘆,被劃過山巔的風吹散,在我記憶裡不再清晰。
由墾丁市街看來如一面屏風,由鵝鑾鼻看來尖聳插雲,
之前由於口蹄疫事件而封山,後來內政部又因岩石風化危險而禁止攀爬。
於是,他在登山者的地圖上,空白了好久……
趁著南部冬季清爽宜人,我們造訪了這座聲名響亮,卻漸漸消失在記錄裡的山峰。
前段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少雨的冬季使得草色略顯乾枯,反倒有荒遼的美。
岩峰崢嶸地矗立在綠色地毯遠端,對面有座像隻尖耳小老鼠的丘陵相望。
牛群漫步草原淺丘,身後是蔚藍的海洋,這樣的景致讓我有置身國外的錯覺。
某人說過他過年在家就和這裡被圈養的牛羊差不多,但這似乎不是件壞事。
快到岩峰前,一個轉彎就遇見牛群擋路,原本懶洋洋趴著的牛隻一看到我們,
全都警戒地站起來盯著我們。和Y再三躊躇,耐心與勇氣耗盡,只好不捨地折返。
跨過柵欄時,遇到一組人馬,他們笑著表示繞過去即可,我們又陷入萬般掙扎中。
雖然下次再從龜呵吠過來也是個辦法,但目標都已近在眼前了,放棄是件艱難的事。
最後,我們還是很誠實地轉身,跨過柵欄,往心中懸念的山峰走去。
順著他們的足跡,我們偷偷繞過牛群後方,總算抵達暗示著岩峰攀登口的那幾棵木麻黃樹。
在登山口有前輩提醒攀爬區類似上小霸的路,繩子也很可能風化或磨損,
且強風會增加危險度,建議我們要攜帶裝備,最好有攻擊手。
雖然心有點涼,我們仍決定硬上,打算真的遇到困難就馬上撤退。
一開始的雜林區就讓我們吃盡了苦頭。雖然路跡還算清楚,但荊棘與
橫生的樹幹不斷勸阻我們向前,閃躲植物熱切的擁抱與找路耗了不少時間。
事後想想,其實找不到路也不必慌張,常常在穿越眼前障礙後路跡就會變得明顯。
攀岩區氣勢不凡,尖銳的岩峰仿若要劃破雲層,直穿藍天。
有點類似上半平山前的大峭壁,差別是它極為原始,沒有鑿好的人工石階,
只能靠踩點與繩子上攀。踩點比我想像得多,攀爬難度不高。
風雖然很強,但不致阻礙攀爬。聽從前輩的告誡,我先假設了繩子皆不可靠,
多半徒手抓岩塊攀爬,但仍有幾步要靠繩才比較安全好上,幸好繩子看起來還算新,
拉過後感覺也算穩固,只有第一段因繩子在岩面摩擦而有約20cm略磨損,小心即可。
稜上有絕佳的風景,特別是山頂,展望是360度,牧場,銳岩,森林,海洋,
天寬地闊的景色盡在腳下,雖然天氣有點陰霾,海與草原的顏色也沒有別人夏天造訪時
那麼鮮明,我心中卻有滿滿的感動。雖然孩提時代的記憶已模糊,景色已褪去,
但守約的落山風與親切的大海、牧場色澤,讓我某些失落的碎片慢慢累積拼湊。
這座岩峰像是台灣的Ululu,我試圖吶喊,但當風劃過山頂,那些字元瞬間被支解,消失蹤跡。
下山後,我沒有回頭再度眺望,因為我知道很快就會重返此地。
即使在牧場和牛群多次相遇僵持、費盡心機迴避(還狼狽到爬流刺網),
在雜林裡反覆找路、與荊棘糾纏,但這一連串的關卡讓這塊登山地圖不只是起點與終點的連結而已。
感謝登山補給站小花與leontsai blog的航跡圖與記錄,
還有一路同行相互扶持的Y,以及行前鼓勵、祝福我有好運的K,
讓我能尋回那些快消磨掉的孩提與高中美好記憶。
- Feb 11 Mon 2008 21:40
想飛‧在墾丁的中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