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仍不是很清楚為什麼要去關山。
雖然我一向沒有原則又欠缺計畫,但最初是有模有樣地規劃去雪山翠池的。
之前看到一本以「關南仙境」形容南一段的相簿,覺得在關山眺望夢幻南一段似乎
也不錯,便選它當雪山備案。翻案的過程至今仍是個謎,總之雪山輕易地就被打發掉了。

用仙境來形容關山或許太浮誇,但那天日出不久,我們走在金色的草原上,
眺望連綿山脊,蒼穹隨著日升開始沸騰,稜線上夏花眾生喧嘩,讓我覺得這就是仙境。
也許是因為同行的人,也許是因為周圍只屬於我們的小宇宙。

Day 1

quaza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早之前就想走茶山古道了,古樸的林家草厝、土埆厝、田園風光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這條古道是動態的,沿途屋厝都還有住人,可以看見日常的農忙,不僅是懷古而已。

我在深坑下車,經過中正橋往阿柔洋方向走到外環道上的加油站,阿柔洋與炮子崙產業道路在此匯聚。從炮子崙產道往上走,大約十五分鐘就到貨櫃堆疊的古道第一登山口了,路口的指標寫著往阿柔瀑布,不過我續行柏油路,從第二登山口進入古道。

春天的氣候很舒服,有陽光但又不太熱,走一整個早上的山路似乎也不會累。藍紫色調的通泉草花毯、座落於菜園與茶園懷抱之中的土埆厝、染上淡淡青苔的樸拙石階是這條古道寧靜而美麗的風景。透過葉隙,我看到的不是湛藍的晴空,而是白晃晃的光芒,像是數萬光年之外無數星光的匯聚。





quaza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08聯營公車緩緩地停在臨時站,我們往回走到粗坑口站,附近即是猴硐國小,它在象神颱風造成的土石流中嚴重受創,但如今新建的校舍美輪美奐。從公車站牌往回走,沒多遠即可見到小粗坑古道入口,附近有停車場與瑞芳風管處所立的路線圖。這條古道經過整修後,全程都是寬敞好走的石階或泥土路,不僅可見許多石砌的聚落與學校遺跡,也有不錯的展望點。

一開始是水泥路,不久後轉為泥土和石階步道,我喜歡這樣的步道,雖然僵硬,但苔痕讓石階多了一分樸拙的古意。瘦高的棕色電線桿孤零地佇立在溪畔的芒草中,我們沿著溪流緩行。失去陽光的早上,一切彷彿都沉靜了下來,只剩小溪的淙淙,以及遠方偶爾急馳而過的火車呼嘯聲。

過了兩座鐵橋後,抵達一岔路口,右轉沒幾步路就可抵達土地公廟,這座小廟據說是礦業公司員工捐贈的。返回古道前行,過小粗坑溪後開始出現斷垣殘壁,石塊歪斜地堆疊,不管他們原本是什麼顏色,如今都已染上一層淡淡的苔青。

石階路不斷往上攀爬,林中仍然靜謐,連鳥囀都銷聲匿跡,讓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我的確是行走在清冷的古道上,正要去探訪年代久遠的遺跡。離開森林後遇到一岔路口,右邊是似乎仍有人居住的民宅,左邊是通往小粗坑分班與粗坑口山展望台,而眼前正是古聚落,一片殘破的石砌屋。

我們先取左,不久便來到小粗坑分班,蕨類與青苔爬上了殘牆,綠蔭如傘的大樹垂吊著腐朽的鞦韆,廢棄的房舍早已失去了屋頂,似乎所有遺跡都該是這副模樣。原本能支撐分班設立的聚落,人群早已離去,只剩植物們欣欣向榮。向山林討來的地盤,如今又還給了自然,石砌的遺跡慢慢被吞沒在綠海之中。

quaza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