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拎著為小K買的登山杖跳下計程車衝進松山站,但為時已晚,售票員和開車鈴
無情地拒絕滿頭大汗的我。誰知這竟是一連串失控行程的開端,原定的同禮部
落與立霧山行砍成只去大禮不說,還不顧關節軟骨損耗,匆忙陡下太管處,差
點搭不上預定的火車。

兩個禮拜後,我搭著北回線的電車,回到了花蓮。傍晚時分海面一片深沈紺藍,
太陽早已墜入高聳的中央山脈背後,我想像著清水大山與千里眼山正在遙遠的
上方溫柔俯視洄瀾平野與湛藍汪洋。這次要前往的地方,就藏匿在清水山列與
砂卡礑溪谷間900公尺的台地上。

相簿:立霧山‧天空之城

從太管處停車場起登,一小段平緩迂迴後便耐不住性子直切陡上,過了半小時
抵達山腰流籠站,心中不禁估算起搭流籠上山的風險和價格。續行不遠即接回
平緩正路,海拔在凌亂的腳步間跳升,我們得以平視新城山、丹錐山,當然,
還包括了那片霸道醜陋的開採平台,無疑是在世界級風景區的門面狠狠削了一
刀。經過上回奔忙下山時緊急煞車躍上而坐的倒木,我停下來靠著它眺望丹錐,
雖然沒有那天黃昏的夢幻景色,但偷閒的愜意卻是極類似的。

山徑上遇到一位老先生,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立霧山登山口民宿的主人,Dadau
(漢名:黃明源)。他操著濃厚鄉音努力地和我們談天,從他的家、客人談到
土地與牲畜,儘管只是閒話家常,卻能感受到他黝黑臉孔與含糊發音裡的熱情
。年事已高(民19年出生)的他,至今仍背負著蔬菜上下部落與平地,令氣喘
吁吁、只想搭流籠的我感到汗顏。

上至林道,原本昂然矗立而難以一窺其頂的中級山頓時變得和藹可親,塔山搭
著丹錐山的頸間私語,三角錐山向東西兩側張開雙臂,化為大斷崖山與白髮山。
林道前行往大同方向蜿蜒,我們向左拐了個彎,大禮部落的青色田野與殘存的
建築毫無保留地出現在眼前。



普拉特草和野牡丹安安靜靜地在路旁歡迎我們光臨部落,身為生物老師的Nao
眼尖地揪出了藏在草叢裡待放的山油點草,長梗的蘭花草在微風中輕輕頷首。
房舍與田園錯落的緩坡在日光下色彩濃烈,即使人煙撤離仍蘊藏著豐富生機,
彷彿是數十年來人與自然爭奪、共存後所殘留的訊息。繞過沈寂近三十年派出
所,部落中一茂一枯的門神樹佇立山徑兩側,迎接旅人的造訪與族人的回歸。
穿過玉米田,走下古樸房舍旁的泥階,熟悉的禮拜堂與竹棚在草地上等著我
回來歇息。





兩個禮拜前,下午兩點,我和小K走到部落禮拜堂前的草原。開闊的視野更突
顯了部落的遺世獨立感,儼然是座天空之城。午後山嵐翻湧,掠過竹林、農田
、杉林、荒廢的房舍,失重般墜入峽谷。和煦的日光斜照,三角錐山、曉星山
鎖住了視線,雲的纏綿讓群山多了一份神秘悠遠的氣息。我躺在竹椅上,闔上
雙眼。知覺變得不可思議地敏銳,陽光的溫度與色澤變化,雲嵐的濃度與流向,
植物和土地透過空氣傳播的氣味訊息,真實且直接地溶進我的世界。心裡某個
總是任其空虛凋蔽的部分似乎開始慢慢修復,虛弱無力的身體彷彿逐漸獲得了
力量能驅動四肢摸索方向。





但今天無比燦爛晴朗,教堂與山景的色澤純粹且強烈,氣氛洋溢著歡樂與悠閒,
竹棚漏下的不是那天迅速漂流的山嵐,而是鈷藍天色;山巔也少了霧氣瀰漫的
迷幻,顯得直硬俐落。斜倚在竹椅上,我很清楚有些感觸只能專屬於某天。





續行至杉林邊緣的房舍,沈穩的色澤和老舊的氣味讓那天的我不忍離去,靠在
屋簷下的座椅感受年邁氣氛,坐在庭前石頭對望端詳房舍的質樸。屋側是一片
杉林,邊坡上刻意栽種的花卉正盛開;屋前搭著一具不太牢固的鞦韆,只能僵
硬地擺動,不能實現我站在上面飛盪眺望群山的妄想。屋後是通往大同的古道,
我記得路上山棕燦爛,路徑覆滿落葉,鐵便橋扶手上有不知該往哪走的毛毛蟲,
還有那天陡上之後瞥見的丹錐山與塔山....



離開部落前,我回望台地與群山。「怎麼可以有這麼帥氣的山呢。」這句脫口
而出的話與那天小K在竹棚的讚嘆如出一轍。忽然,我稍微能理解太魯閣群山
給了某些人怎樣的崇拜。



經過這幾次教訓,深知我愈期待的山愈難抵達,於是能不能登上立霧山不重要,
選擇走砂卡礑林道主要是考量路況(全程幾乎鋪有水泥)及好展望。林道盤繞
立霧山腰,我徐行,頻頻回顧大禮,但午後雲氣還沒襲來之前,部落就已消失
在視野中。林道覆滿落葉,兩側植被種類繁多,但沒開花就不擅辨識植物的我
(同理,不結果的果樹我大概只認得木瓜)只能望著茫茫綠海興嘆。

立霧山岔路大約位於大禮岔路與大同部落的中點,是條明顯產業道路。在路口
吃過午餐,我和Rei拎著水和相機走向立霧山。前行不遠,右側出現布條指引的
西稜登山口,嘗試上攀,倒木雜草阻礙重重,我還順帶被鉤破了新買的褲子,
只得強忍淚水默默退回產業道路,改由北稜起登。

道路終點是Dadau的民宿,立霧山稜線清楚地懸在眼前,抓住方向,跟著零星布
條穿越開墾地直上山稜。之後山徑右轉為緩上,路跡明顯但不太好走,畢竟這
是植物掌控的世界,山徑不過是略顯凹陷的溝痕,草本、木本植物皆理直氣壯
在石塊和路徑上縱橫交織,雖不至於擋路,但足以讓每一步都極不踏實。

登頂史無前例地開心,倒不是山頂有世界奇景(連展望都沒有),我也絕非愛
撿基點的山頭派,開心是因為總算能下山,也是因為能戰勝自己太輕易退縮的
個性。但無論如何都得感謝立霧山的寬容,讓步伐總是笨拙的我在崎嶇山路上
毫髮無傷抵達基石。回程察覺東側一片海藍,記得有紀錄提過北稜有一處能眺
望海洋,但在接近氣爆的悶熱下,尋找大海展望點的念頭,我始終沒對一手陽
傘一手登山杖,輕巧翻下山的Rei說出口。

下抵開墾地,對望遠離塵囂孤立的大同,位處同禮地區制高點的此地更像世外。
西方暴雲蓬勃發展,神秘的太魯閣群山瞬間被吞噬,更顯高深莫測,我只求能
卑微地仰望。回到Dadau家梳洗休息時,他的女兒Kio-ko剛好上來,熱情地招呼
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有絕佳的山景環繞,山泉水甘甜沁涼,爐邊還烤著讓我
不禁嚥了口水的竹筒飯,我是不是該厚著臉皮留下來當客人?這個可恥的念頭
確實在我心中一閃而過。





回到林道,喚醒疑似以看西班牙文書籍催眠自己的Nao,啟程前往大同部落。繁
茂的玉米田是部落入口的圖騰,台地上房舍散佈,隨意棄置的蝕鏽車輛與農具
呼應了部落的衰老。走近Saki的家,試圖呼喊詢問有人在否,卻只有風聲與放
山雞的踱步聲回應我們,與居民聊天的期待頓時落空。我往四周顧盼,午後的
斜陽暖化了台地上的植被,連單調的玉米田都不可思議地炫耀著身上的綠。回
望立霧山,正和雲霧糾纏不清,而前方我所念茲在茲的千里眼山和清水大山則
已遁入雲深處,緣慳一面。





逐漸加深的雲層和趕公車的壓力催促我們往下走,但匆忙趕路間,除了白鶴根
節蘭外,幾乎沒有什麼在我腦海留下影像。比一般記錄走得快或慢也許已無所
謂,錯失仔細注意才能發現的事物反倒讓我扼腕不已。抵達三間屋稍做休息,
沒看到阿美。他是一位原住民大嬸,兩週前,給了在三間屋躊躇要不要上山的
我們四根剛煮好的玉米。雖然我只啃了幾口,其餘全數進了小K的胃袋,但飽
滿的香氣讓我懷念至今。

壓迫的烏雲已將上方山峰全數遮蔽,我們在砂卡礑步道上疾行,遊客模糊的笑
語把我稍微拉回了人間。

往宜蘭的電車上,我依舊背對著中央山脈,在隧道與碧海交錯間,盤繞著沉甸
甸烏雲的清水山列逐漸向南消逝。我猜想八百公尺的高度當下會是怎樣的風光,
也許正如兩週前的那天,滲進日光的輕快山嵐,席捲過禮拜堂前竹棚裡閉上眼
睛的我,彷彿我手中握有拉普達的飛行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uazark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